张健峰球员生涯先苦后甜─世杯外港脚系列之六大公报记者李恆基
在6月的两场世界杯亚洲区第2阶段外围赛,香港足球代表队左后卫张健峰向外界展示了其精准的传中球技术,造就队友获得入球机会,队友们都赞其传中技术如同设了“GPS自动导航”。31岁的张健峰球员生涯的经歷是先苦后甜,最近3年才在港足稳佔一席,缘于其踢法由昔日自我中心到今日以团队为先,促成这种改变的竟是将近10年前踢5人足球的经歷。
初出道时有前辈潘耀焯、梁志荣耸立在前,成名后与黄展鸿、郭建邦竞争,相比小时候稳佔青年代表队席位,张健峰在大港脚的歷程艰辛得多,他说如今能佔得一席之地,与足球战术演变令左后卫的角色“进化”成更具进攻性、体现到其价值有关。“现代足球的边后卫更多上前参与进攻,而自己近年学习、出外比赛见识多了,踢国际赛信心更足够,对于踢法上的改变也有适应及揣摩,足球运动不断演变,再停留就会落后。”
回看近年在左后卫位置光芒四射,一脚精准传中助不少队友取得入球,张健峰认为只是自己成熟了,促成其转变的原来是5人足球。“以前只顾自己,只去想如何踢波能令更多人留意到我,踢法好个人化,现在回想真是无知。”“张峰”表示,2006年入选香港5人足球代表队后,开始学习要为队友设想,他说:“5人赛只有4个场区球员,队友的踢法类型、惯用脚、如何传球令对方更舒服的接应,都很讲究。”
5人赛培育了“张峰”以团队为先的思维,他说,现在踢比赛总会先想身边的队友踢法类型、特性,然后予以配合及提出要求。“我向队友提出要求,他们也对我有要求,这是很好的沟通方式,也让自己表现保持得不错,不论与陈文辉、郑少伟、李康廉、中村祐人合作,他们既听我指示又会向我提出要求,踢来得心应手。”那么,“张峰”可有感到自己正值巅峰?“学无止境,即使我已31岁,要学的还多呢。”他说。
回首先苦后甜的球员生涯,“张峰”唯一一次严重伤患是17岁时被对手踢断脚,那时候连支持其发展足球事业的母亲也曾建议他转行。“小时候脾气火爆,竟然反驳母亲说如果我踢足球成名,赚到钱都不会照顾她。”陈年往事“张峰”其实已经忘记,只是早前回家与家人食饭时母亲不经意提起,惟“张峰”得悉少不更事时的冲动话,仍感到愧对母亲。“当年自己‘唔识谂’,其实母亲行动上是一直支持我的。”
犹幸,今天的“张峰”在事业已有所成,两母子间谈起足球都只感到高兴,这也多得爱妻Pecky当年以女友身份劝处于低谷的“张峰”不要轻易放弃足球,才让这名港脚捱出未来,得以享受如今当港脚的幸福。“我记得港足对马尔代夫完场后向香港力量球迷组织的成员致谢,年轻队友李嘉耀一脸疑惑问我‘以前没试过吗?’那一刻我不知如何告诉他自己出道时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张峰”所说的是6月港足两场世杯外主场爆满,他谓幸福的感觉太奇妙:“我好想快点再感受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