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遇上“党建红”激活“细胞”添“活力”
党建品牌影响力,将“香雪红”有机融入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工作中,激发全镇高质量发展新活力,2月18日下午,光福镇在香雪海景区举办了红色直播活动。“云游”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的光福“香雪海”、近距离探访苏绣、核雕、玉雕等红色工匠的精湛技艺、写下对党的二十大寄语……
香雪海景区门口广场上,两间由核酸采样亭改造而成的香雪红直播间和香雪红驿站十分特别,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党支部党员许静健和核雕网络推广主播徐水英正在直播间里做着直播,现场展示精美的核雕作品,并传授核雕技艺。
香雪红驿站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队,驿站志愿者们正为游客免费提供游览导览和酸梅汤等暖心服务。“这个服务好!今天天气有点热,喝杯酸梅汤挺解渴的。”两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边喝边点头称赞。
光福的核酸采样亭正在完成“华丽变身”,下一步,光福镇将继续深化核酸采样亭改造工作,推行“香雪红一亭一品”项目,结合群众需求,陆续推出健康驿站、志愿服务站、红色阅读间等特色站点,让核酸采样亭更好地发挥余热。
“天下工艺看苏州,苏作精华在吴中。作为‘苏作’、‘苏工’的发源地之一,光福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集聚了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苏绣、缂丝、吴罗、仿古铜器等近10种工艺门类。目前,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1个,区级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6名,其中省级8名,市级4名,区级24名。”拥有63年党龄的老党员、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孙林泉正向大家介绍光福镇概况及光福“三绣四雕”传统手工艺文化特色。
围绕“三绣四雕”传统工艺门类,红色直播秀邀请了10余位党员大师,现场为大家展示玉雕、核雕、红木雕、苏绣、缂丝等技艺与作品,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精致与魅力。
“缂丝是中国独有的古老丝织工艺,是以生蚕丝作经线,彩色熟丝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的平纹织物。每一件缂丝作品都需要精织细作,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党支部党员、缂丝工匠黄佳丽向游客现场介绍展示缂丝技艺,迷你版的缂丝样机吸引了不少青少年争相体验。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引人驻足。一棵梅花树下挂满了印有海棠花红以及香雪红书签的风铃吸引不少游客打卡。“青年强,则国家强”、“作品紧跟时代,传承经典手艺,奉献如火青春,勇担时代重任”、“青春向党,不负人民”、“艺心向党,立足传统,融入当代,不断推广苏式生活、苏作技艺”……书签上写满了光福镇党员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的寄语。
此次红色直播秀在扬子晚报客户端“紫牛新闻”、“扬眼直播”以及新浪直播、百度直播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60万网友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