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残忍的3所监狱无死刑却让人生不如死到底可怕在何处
面对罪恶深重的罪犯,所判处的惩罚重到死刑、终生监禁,可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了死刑这一恐怖的判决,俄罗斯就是其中一个。
可是天生就是战斗民族的俄罗斯,可并不是因为心软才废除了死刑,他们多得是方法让那些干了太多坏事的罪犯生不如死。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可怕的黑海豚监狱、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西伯利亚监狱这三大监狱,监狱里关押着各种各样的重罪犯人,让这些犯人不经历死亡就能为自己的罪行付出相应的代价。
俄罗斯跨越了亚欧两洲,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理环境也非常特殊,由于位置靠北,所以俄罗斯的冬季是非常寒冷和漫长的,常年处于零下10-20摄氏度的环境下,甚至有些地方的温度可以低到零下70摄氏度。
为了在这种极端寒冷下生存,俄罗斯爱喝高度数的烈酒,伏特加便是他们的日常饮品,久而久之俄罗斯的民众就有了爱喝酒的习惯,甚至已经无酒不欢。
比如俄罗斯的叶利钦总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多次在重要的外交场合上喝得酩酊大醉,在访问中国时,就算自己的身体条件已经非常不好,还在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情况下喝了半斤中国的名酒茅台,足以可见他是真的嗜酒如命。
也因为他们喜欢喝酒,所以也养成了直来直去、敢说敢做的性格,与欧洲国家重视理性思维不同,俄罗斯人更加偏向于自己的直观感受,他们重视自身的存在,觉得一切的外部条件都是无须在意的束缚。就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风格,让外界也逐渐形成了俄罗斯无所畏惧、天生好战的形象。
而正因为这种形象,俄罗斯总是被西方国家当做“蛮族”,认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做出威胁国家存亡的事情,“俄罗斯”一直兴起,可是那些西方国家的“排挤”,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放在眼里,毕竟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如今,俄罗斯都有底气“独善其身”。
而就是这样硬气的俄罗斯也在1999年废除了死刑,可是这并不是对重罪犯的轻饶,反而还会让那些罪犯受到更加残忍的处罚,俄罗斯的“坐牢”可一点都不简单。
这座监狱坐落在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地理位置距离俄罗斯中心地带十分偏远。
而且它的名字最开始也并不叫黑海豚监狱,其由来是因为在监狱门口有一座黑色的海豚雕像。
慢慢地,黑海豚监狱的名字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反而忘记了它本来的名字。
第一种是觉得罪犯设计这个海豚是因为渴望着自由和外面的世界,而现在的自己就像在海洋乐园的海豚一样失去了肆意游动在海洋的权利,任由人参观,借此表达了自己不满的情绪。
因此监狱方觉得这个黑海豚也就间接地向外界展示了黑海豚监狱的残忍,让一众罪犯在这里能够得到最严苛的管制,所以也就用了黑海豚来命名。
还有种说法是因为海豚从新生到死亡这个过程表皮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到了人生的末端海豚就会变成黑色的,黑海豚监狱就用“黑海豚”来告诉关押在这里的罪犯直到他们死去,他们都会被困在这座监狱里,别有一丝逃狱的想法。
关于黑海豚监狱名字的含义还有一种说法,我们知道海豚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生物,他们靠着自己的机智在海洋中游刃有余地生活,而黑海豚监狱也想借此告诉罪犯们就算海豚这么聪明的生物也只能终生呆在监狱里。
事实证明,黑海豚监狱确实做到了,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罪犯从这里逃跑过。
说起黑海豚监狱建立的历史,就离不开俄罗斯一位著名的女中豪杰—叶卡捷琳娜二世。
18世纪时,正是靠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英勇指挥,俄罗斯军队开始了强悍的东征西讨,所到之处均成为了俄罗斯的囊中物,也将俄罗斯顺利送上了欧洲最强帝国的宝座,成为了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女大帝。
可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好战的本性,让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一直不得安宁,每天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这种活一天是一天的生活让大家苦不堪言。
偏偏叶卡捷琳娜二世还一直压榨着劳动阶层,于是便爆发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普加乔夫起义。
但是这场农民发起的起义并没有推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冷血统治,反而被叶卡捷琳娜二世很快地用各种手段打灭了起义的火苗。
随着起义的黯然结束,农民的日子变得更不好过,叶卡捷琳娜二世非常气愤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采用了更加心狠手辣的统治方式。
为了惩治那些参加起义的人,叶卡捷琳娜二世专门下令在俄罗斯边境处建立一个条件恶劣的监狱,一定要让那些背叛她的人付出代价,于是黑海豚监狱便这样诞生了。
黑海豚监狱长期关押着700多个犯人,别看人数不多,能被关在这里的都是俄罗斯一些最残暴的罪犯,包括连环杀人犯、食人犯、等。
进去后,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狱友有多么的穷凶极恶,被施暴,被虐待,在狱警看不到的地方被殴打致死。
而为了防止这些罪犯逃跑,监狱设置了重重的机关,在罪犯牢狱生活的每一处都煞费苦心。
当罪犯被押送到黑海豚监狱时,全程都是被蒙着眼睛的状态,为了让罪犯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也不给他们了解地形的机会。
当进入监狱之后,罪犯们每天必须早起,在吃完饭之后要做很多重力活,消耗罪犯们的体力。
而在黑海豚监狱的罪犯伙食条件也非常差,给他们可以维持生命的量即可,可以说罪犯们每天都要任何身体的疼痛和肚子的饥饿。
黑海豚监狱还有非常特殊的一个地方,就是这里的狱警在查房时从来都不会配备任何武器。
因为以往出现过罪犯抢夺狱警的武器企图逃狱的事件,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所有的狱警都不再配备武器。
但是也根本不需要担心狱警的安全,因为在黑海豚监狱里可是安装了非常先进的24小时监控设备,只要狱警一发生危险,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安保人员将在5分钟之内就赶到现场将罪犯控制住甚至击毙。
除此以外监狱里还设置了很多隐藏的机关,想从黑海豚监狱逃狱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所以在黑海豚监狱,这些罪犯的下场要么就只有单调枯燥地等待死亡,要么就是企图逃狱被击毙,反正黑海豚监狱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罪犯从这里活着走出去。
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是今天所讲的三大监狱中历史最悠久的,它因为关押政治犯而闻名,像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朱加什维利、以色列强硬分子纳坦·夏兰斯基等都是它的“囚犯”。
相较于黑海豚监狱的偏僻,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的地理位置就相当优异了,这座监狱距离莫斯科1000多米外,完全没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感觉。
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的建立者和黑海豚监狱一样,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下的“作品”。
这座监狱始建于1973年,当初主要是用来关押一些试图谋反的贵族成员和国家大臣。
到了苏联时期,关押的对象便不再仅限于国内的犯人了,一些国际上的俘虏也成为了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的“座上宾”。
如今俄罗斯政党混乱的时期已经结束,也意味着不会再出现大量的政治犯了,所以后来的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也关押了很多暴力犯。
在这所监狱打架斗殴都十分正常,一些罪犯甚至因为在监狱内打架导致了死亡,有些时候监狱里还会专门让罪犯们互殴取乐。
而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的狱警,相较于黑海豚监狱的狱警来说也更有底气,他们全身上下都会配备着防身武器和真枪实弹,贯彻着以暴制暴的原则,只要罪犯作出反抗,狱警直接有权力击毙罪犯。
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在俄罗斯公民的心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都觉得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就像是俄罗斯的一个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俄罗斯从苏联开始的历史见证者。
而也正因为这些特殊的地方,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还成为了一个可供人参观的监狱。
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专门在监狱设立了一个参观区,参观人员可以在专人的陪同下参观一些单独的牢房,还会看到模拟的罪犯生活和一些臭名昭著的罪犯在监狱里的私人物品,这也为弗拉基米尔中央监狱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西伯利亚占地面积比整个欧洲都还要大,那里纬度很高,拥有着非常寒冷的极端天气,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和冻土荒野,生存环境非常残酷。
要是在西伯利亚地区迷路,那结局要么就是被冻死饿死,要么就是被饥饿难耐的野兽看中,成为它们的盘中餐。
就是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让西伯利亚成为了俄罗斯的一座天然监狱,这座监狱没有复杂的监控系统,也没有强硬的防御系统,因为西伯利亚极端的严寒天气就是罪犯们逃狱的一道牢固的阻碍。
统治者会将罪犯直接流放到西伯利亚,任他们自生自灭,根本不用花钱去修建围墙,也不用去雇佣狱警,这可节省了国家的一大笔支出。
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罪犯们好似回到了原始生活一样,不仅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还要时刻担心出没的野兽,能够生存下去的机会微乎其微。
到了苏联时期,苏联统治者仍然延续了西伯利亚的监狱职能,在此基础上还对罪犯进行了一个统一的管控。
当时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所以罪犯们的生活中又多了一项挖矿的工作,在那种恶劣的天气下做着繁重的工作,劳累程度也翻了几倍,这让很多罪犯就觉得生不如死。
但是西伯利亚监狱也有区别于其他两个监狱的地方,那就是西伯利亚监狱的罪犯在牢狱生活上有着更好的待遇。
狱警会允许罪犯有一定的娱乐时间,罪犯们可以聚在一起打一会儿牌,看一会儿电视,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踢踢球,偶尔还有会心理医生到监狱里为囚犯们进行心理疏导。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待遇就是如果罪犯表现地好,狱警还会允许有家人来探监,甚至专门设置了夫妻房。
可是这些待遇也不能让西伯利亚监狱的罪犯们接受自己的流放生活,有些不要命的仍然选择了逃狱,企图获得一线生机,可是这些逃狱的人中大部分人最终都没有走出西伯利亚。
斯拉沃米尔·拉维兹是一名波兰的陆军中尉,在波兰战役中成为了苏联的俘虏,之后被苏联送到了西伯利亚监狱,被判处了25年的劳役。
斯拉沃米尔·拉维兹并不堪成为苏联的俘虏,在狱中他一直思索着逃狱的方法,之后他认识了六位狱友,其中有三名是波兰的士兵、一名是拉脱维亚的农场主,一名立陶宛的建筑师和一名美国的地铁工程师。
他们首先思考着逃跑的方向,当时西边是欧洲战场,如果他们到了那边很有可能又被战争的烟火误伤,东边又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逃到东边也找不到落脚点,剩下的就只有往南边逃亡了。
可是当时南边就是与苏联紧靠着的蒙古国,两者是联盟关系,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蒙古国找到回家的方法,再往南边又是中日战场。
最后他们决定一直往南出逃,逃到印度,因为印度当时是在英国的统治下,所以到达印度才能让他们有活下去的一丝机会。
找好了逃跑的方向,斯拉沃米尔·拉维兹和他的六个伙伴便开始寻找逃狱的机会,很快他们便在一次外出劳动改造时成功出逃。
当时刚好遇到了一场暴风雨,斯拉沃米尔·拉维兹他们就非常轻松地逃过了狱警的监控。
他们在广袤无边的西伯利亚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身上也仅有一些工具和耐寒的衣物,食物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可是求生的意志没有让他们停下。
他们一路向南逃到了一个城镇上,又一路穿越了贝加尔湖地区、无人的戈壁滩和喜马拉雅山脉,行走了大约6500公里,耗时11个月终于达到了印度边境。
幸运的是他们在边境很快被印度的边防巡逻队发现,并被紧急送往了一所医院救治,当时的斯拉沃米尔·拉维兹在长途跋涉的折磨重仅有31公斤左右,好在最后他还是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并重新回到了军队任职。
它不是最难逃脱的一个监狱,甚至可以说他的监狱系统十分陈旧,可是它却能让所有罪犯失去逃跑的想法,安安心心地在牢狱进行改造,这也是西伯利亚监狱跟其他所有监狱区别最大的地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