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亚平宁半岛的“鹰隼”—意大利法尔科侦察无人机漫谈
现代战争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情报的来源则通过侦察机、侦查卫星获取,而随着航空工业、材料工业、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工业发展,使得无人侦察机快速普及,使得战场侦察门槛、难度进一步降低,几架无人侦察机即可让前线指挥官情报获取,更加便捷便利,拥有了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能力,成为现代战争中的新宠。
近些年由于战争形式的转变,尤其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无人机在信息化战争中无论侦察还是精确对地打击,其发挥的作用都愈发凸显。各国为加强军队在未来战争中,情报工作效率与对地精确打击能力,纷纷向各主要防务公司询问,是否有能满足自身防卫需求的无人侦察机或察打一体化无人机。
作为欧洲乃至地中海地区重要的国家,与防务产品出口大国的意大利,面对国际军火市场上对于无人侦察机火爆需求与商机,结合市场需求前景以及自身的技术实力,祭出了自家产品,这就是伽利略航空电子公司的“法尔科”无人侦察机(意大利为Faclo,直译而来就是“隼”)伽利略航空电子公司在意大利航空工业中其实并不算出名的企业,但其在航空电子技术方面,造诣却并不低这都是其研制无人侦察机的本钱和底气。
“法尔科”无人侦察机的研制历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一帆风顺的,这要归功于伽利略航空电子公司深厚的设计经验和技术。其研制时间可以追寻到2003年,原型机2003年12月首飞,在萨拉丁岛附近空域,未加装全套光电系统和侦查任务设备以配重替代情况下,完成了累计将近40小时的试验飞行时长,而飞控系统与光电系统以及其他任务设备,则在后续研制工作中,不断完善与加装。2005年7月加装光电系统进行测试,2006年加装雷达设备,2007年1月完成所有试验飞行测试具备量产,标志着其机型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
但作为研制开发商伽利略航空电子公司,则经历了企业改制与兼并,如今已经成为了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一部分,其“法尔科”无人侦查机后续的改进和升级任务,也是由莱昂纳多公司负责完善,该无人机也是旗下的明星产品,共有50架的销售业绩。
“法尔科”无人侦察机采用了海鸥式上单翼,三点式起落架,双尾撑气动布局设计。机体长;5.25米,翼展;7.2米,动力则采用了一台65马力机械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具备最大6500米的升限,留空8-14个小时,这在中长程无人侦察机中,属于中规中矩技术性能水准。
巴黎航展上的“法尔科”无人侦察机起落架机轮上的圆润形外壳有利于降低飞行阻力
该机由于使用了机械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动力布局采用推进式,这种布局在无人机上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不如拉进式效率高,但是更便于在机身前半段下颌处布置光电传塔,并且可以提高机身内的空间,便于根据任务需求安装不同任务侦查设备,提高无人机载荷能力,这在当时算是该型机的一大亮点。光电系统是位于机腹下的一颗EOST-46型光电转塔,集成了CCD-TV电视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以及可见光光学成像与一台激光测距仪
机头内安装有一款“加比亚诺-20”型合成孔径雷达,具备全天候对海洋、荒漠陆地目标进行清晰的目标成像
进入新世纪后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也迅速廉价化与小型化,为提高雷达性能,增加军火市场上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莱昂纳多公司为“法尔科”安装了一款“PicoSAR”型有源相控阵电扫合成孔径雷达,该型雷达除了拥有对目标清晰成像外,还具备对移动目标的目标指示,以及对遥控简易爆炸物(IED)的干扰。
此外由于考虑到中东和阿富汗地区游击武装部队,在今天愈来愈多的普及了,便携式红外地空导弹系统,莱昂纳多公司则为其加装了条箔干扰弹释放装置,以应对这一日益增多威胁,该机型翼下还可挂载70公斤载荷,比如挂装核生化武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战场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后的伽马射线或毒气浓度,如果前线战场简易机场跑道,遭到破坏不具备起飞时,还可根据需求实现弹射起飞。
整个“法尔科”侦察无人机系统包括地面控制站,地面数据终端、地面支援设备以及四架“法尔科”无人侦察机
虽然诞生历史并不算悠久,“法尔科”无人侦察机发展出了两大型号,一个则是前面介绍的基本型,一个则是EVO型,改型主要的外观区别在于尺寸的变化,机长;6.2米 翼展;12.5米。
由于体积增大,“法尔科”EVO型的动力系统换装了相应的80匹马力机械活塞螺旋桨发动机,由于机体增大可是加装更多的燃油与任务设备,实现了最大升限7000米,连续20小时的长航程。
“法尔科”无人侦察机诞生之后,由于经济因素和意大利自身的国防政策,法科尔自2007年1月研制成功后,意大利并未装备这款无人侦察机,但在海外市场却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巴基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甚至联合国都是其用户
该型无人机的首个海外用户是巴基斯坦,2007年开始接收这款无人侦察机,早期数架采用的是整机交付的交货措施,后续的则是根据达成的采购协议,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与巴基斯坦联合航空体,在巴基斯坦本土生产组装“法科尔”无人侦察机。该机型自2010年已经部署在靠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就利用其自身的光电设备与雷达任务设备,发现了其渗透入境内的武装分子行动轨迹,并进行了出色的精确跟踪。后期巴基斯坦军方希望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对“法尔科”无人机升级为察打一体无人机,但意方拒绝了巴基斯坦技术请求。
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乃至国际军火采购的大户之一,不惜重金从各航空制造大国与强国之间大量采购无人机,“法尔科”当然也在其中,根据外媒的报道,2012年沙特阿拉伯也于其研发与制造商莱昂纳多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协议包括了50架“法尔科”无人机与12套与之配套的地面控制站、地面数据终端站与地面支援设备,由于沙特阿拉伯在也门战事中频频折戟,空军战斗力不断损失,因此50架“法尔科”无人侦察机成了可谓是中流砥柱,在战事中不俗的表现力,深受沙特军方欣赏,为此又打起后续EVO型的引进计划,钞能力果然厉害!
沙特王储与军队高层正在参观与倾听沙特空军为其介绍法尔科无人侦察机技术细节
土库曼斯坦则是“法尔科”无人机的第二个买家,由于和邻国因为里海石油与天然气争端,土库曼斯坦近年来非常注重军队现代化建设,自2007年巴基斯坦成为其首个用户后,土库曼斯坦也于2011年筹集了870万欧元购置了3架“法尔科”无人机和地面设备,频频在该国阅兵庆典上亮相。
联合国维和行动部也是该型无人机海外用户,采购了5架“法尔科”用于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地区执行维和侦察任务,这是维和部首次以联合国名义采购,5架无人机与全套的地面设备在内一共耗资达5000万欧元,2013年年底开始,用于执行刚果境内的监视任务,督促和监督各方武装部队挺火协议执行。
作为一款性能不俗且海外用户较多的无人侦察机,“法尔科”爆款热销的秘诀除了有不断升级航电系统与任务设备,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战争,在军火市场上保持竞争活力。其通过改进和升级等手段,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并扩展其多用途任务需求,成为侦察无人机当中一只颇具名气的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