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DAY24|模型城市般的白色首都——阿什哈巴德

原标题: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DAY24|模型城市般的白色首都——阿什哈巴德

从马雷到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大约500公里,早上,媒体团驱车前往丝路驿站梅尔夫古城。

在梅尔夫鼎盛时期,曾被称为“梅尔夫-世界的女王”,与大马士革、巴格达和开罗齐名,一道被称为教的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宗教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当年它对中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梅尔夫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绿洲名城,更是连接中亚和波斯的枢纽,还是数代王朝与帝国的舞台。堪称中亚各名胜古迹中年代最久远,遗址最多元的——梅尔夫的统治者在改朝换代后,不像其他地区的统治者在原地改建属于自己的政权中心,而是在原古迹的旁边建立属于自己的建筑。

古城建筑的世代相传,才保留下长远的历史记忆。大家熟知的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故事的背景都取自于梅尔夫。因此,梅尔夫古城对于中亚的历史文化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1999年,梅尔夫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雷距阿什哈巴德约380公里,媒体团车队行驶了六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远看,这座矗立在荒漠戈壁中的城市,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不禁让我们对这个城市充满期待……

入城要道上造型奇特的大型建筑和雕塑,不遗余力地展现出这座城市作为独立后新的国家中心的宏图大志。纯白大理石打造的宫殿式建筑,一字排列于干道两旁,宏伟、庄重。蓝绿相间的穹顶,金色的领袖雕塑,巨型的总统画像,处处堪与太阳媲美光芒。

丝路国际卫视联盟记者秦雯这样描述阿什哈巴德的城市景观:“这里算是全世界最干净的城市了吧,非常干净,过于干净。全部建筑以白色为主体,金色作点缀,不同功用有不同造型,路口盘道,有相当多很有未来科技感的雕塑,也是白底缀金,楼间距超大,铺满了绿植,灯杆的密集程度让人觉得奢侈,绝对的统一规划,绝对的一致审美。再加上在如此大开大合的空间里却见不到几个人影,车也少,整个感觉,就太像是在《模拟城市》里建出的城市了,有种不真实感。”

在这个国家,全民都能享用免费的电、天然气、医疗和教育,象征性的付费公交和水,以及约两块人民币一升的汽油。

然而,光鲜外表下的阿什哈巴德并非游客的天堂。首都阿什哈巴德就像另一座平壤。除却贫乏的娱乐设施和近乎瘫痪的网络,在这个警卫多如牛毛的城市,拍照几乎成为一项提心吊胆的任务。政府机关如“宫殿”,尚未走近,便被四周的岗哨要求保持一定的距离。公园中央的雕塑,通常也都是禁拍对象。甚至邮寄印有城市市容的明信片,也成了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相比城市主街道,平民住宅区稍多了烟火气,但建筑色调也相当一致,白墙绿顶。绿色是土库曼斯坦的国旗色,姑娘们的校服也是绿色长袍,统一梳俩长辫,头戴民族小帽,男孩子统一黑裤白衬衣扎领带,精神得很。

采访途中,媒体团偶遇当地土库曼人的婚礼,新婚家人还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唱歌,加入喜庆的队伍。丝路国际卫视联盟记者梁镇云介绍道:“据说,土库曼人结婚,新娘身上所佩戴的都是黄金打造的首饰,一般重量都在36斤,新娘披着盖头,其他人看不到她的真面目,只有新郎才能打开盖头,看自己的新娘。”

纵然这个国度如此神秘,但土库曼斯坦还是有着一系列举措,保持开放的姿态。今年,土库曼斯坦提出“复兴丝绸之路”倡议,将2018年确定为“丝绸之路枢纽年”,大力推动跨境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地区国家共同发展繁荣打开了一扇新的“机遇之窗”。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土库曼斯坦提出的“复兴丝绸之路”倡议高度契合,这是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之间经贸往来也非常密切。这些年来,通过长达1800多公里、世界最长跨国天然气管道,土库曼斯坦已为中国输送了2000亿方天然气,2011年到2017年,中国连续七年成为土库曼斯坦第一大天然气贸易国。

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铁路集装箱班列已经开通,中国的货物运往波斯湾的距离缩短600多公里,运输时间也由28天缩减到14天,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中土双方还将在今年11月,在土库曼斯坦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商品展,为非资源领域企业搭建交流对接探讨合作的重要贸易平台;中土人文交流也日渐频繁,土库曼斯坦赴中国留学人员超过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