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青年代表团结束访华 团员认为此行受益匪浅(组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琪、席飞扬):由尼泊尔青年体育部部长普鲁肖坦鲍德尔先生带领的尼泊尔五十人青年代表团16日圆满结束了访华之旅。代表团由青年体育部官员、媒体界代表、社会工作者、青年协会代表等各界人士组成,此次是应全国青联的邀请来华访问的。在为期七天的行程里,代表团分赴广州、北京、天津,参观访问青少年活动中心、腾讯公司,并与中国青年代表举行了座谈。

访问期间,尼泊尔青年代表团在各地都受到了热情接待。天津青联副主席、团市委副书记王晓亮对中尼青年互访机制予以积极肯定。“中尼两国是友好近邻,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应该以青年作为基础。通过这次访问,有助于尼泊尔青年对中国青年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特别是两国青年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有利于增进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在青年,两国的友谊也在青年。所以青年之间的友谊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会逐步地加深。”

对此,尼泊尔青年体育部部长普鲁肖坦鲍德尔先生也有同样的看法:“现在的青年日后都将会成为重要人物,所以两国间的友谊要从青年抓起。青年为两国间的友谊注入新的能量,两国青年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够加强两国间的友谊;其次,能够促进两国间相互交流,有利于了解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相互了解。再次,通过交流能增进对各自需求的了解,方便给予对方相应的帮助。

部长先生表示,尼泊尔正处在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很多领域都需要向中国借鉴。

此次来访的代表团中,有两人曾经来过中国。团员萨都拉姆普达撒尼感叹中国短短两年来发生的变化。他说,时隔两年,再次来到中国,感受非常多。英语在青年一代的普及率有了明显变化,随处可以用英语与年轻人进行对话、沟通。

第一次来中国的尼泊尔青年联盟秘书柯然普达尔表示,此次来华访问受益匪浅,中国的青年工作值得尼泊尔借鉴。“尼泊尔政府不能局限在研讨层面解决青年问题,应该给予青年更多的工作机会;应该思考青少年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才能促进国家GDP的增长。在中国看到了许多青年自愿从事社会志愿者这项工作,这也是尼泊尔青年值得学习的地方。尼泊尔也需要深思青年在整个国家、社会的定位这个问题。”

2009年12月,中尼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加强青年交流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青年交流机制,中尼青年隔年互访活动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人文交流活动。